为进一步推动电镜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1月7号,医学科技创新中心(简称“科创中心”)举办生物医学电镜技术及应用前沿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岩、朱赟,正高级工程师季刚,山东大学冷冻电镜结构解析平台负责人齐磊,科创中心副教授孙元伟作专题报告和现场技术指导,科创中心常务副主任辛玮出席论坛并致辞。科创中心数百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辛玮在致辞中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及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指出,科创中心电镜平台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和多学科发展而建设的跨学科综合性高能级科研平台,建有2台300 kV冷冻透射电镜、双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光电联用等各类高级电镜和辅助设备,以及完整的图像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集群系统,致力于生物医学前沿领域的超微成像与科学研究,为医学、生命科学、药学、化学等多学科提供关键性技术服务。希望本次论坛,成为汇聚智慧、解决难题的钥匙和携手奋进的新起点,为电镜技术在生物医学的新跨越增砖添瓦。
随后,赵岩为大家作了题为“靶向神经递质转运体的精神疾病药物干预机制”的报告。赵岩以大脑的“信使”-神经递质以及神经递质转运体为背景,给大家介绍了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在优化药物选择降低抗抑郁药物副作用、降低靶向DAT药物分子成因风险及降低多巴胺浓度治疗亨廷顿舞蹈症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揭示神经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朱赟作题为“冷冻电子断层技术及其在细胞结构生物学中的应用”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结构生物学技术大背景,详细介绍了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的原理、流程及与传统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的区别,通过介绍中心粒复合体、核膜孔复合体、骨骼肌三联管钙离子通道复合体的发现过程,强调了生物大分子原位可视化是结构生物学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他指出,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不仅连接了结构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也连接了结构生物学与临床研究。
季刚作题为“原位冷冻电镜技术介绍”的报告。他从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出发,详细介绍了原位冷冻电镜技术样品制备的基本流程,从各个环节所需的仪器、冷冻样品的切割过程以及对疑难技术的攻克等方面将原位冷冻电镜技术和光电联用技术娓娓道来,让大家对原位冷冻电镜技术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极大地提升了大家对冷冻电镜的认识和兴趣。
最后,孙元伟作题为“球差电镜助力生物医学材料在原子尺度的研究”的报告。孙元伟着重介绍了球差电镜技术与方法,以异质结界面的精细结构、极性反涡旋阵列等为例强调了原位电镜的重要性,并向大家展示了科创中心电镜平台的设备情况和人员配备情况。
本次论坛在各位专家、学者及业界同仁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科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冷冻电镜技术的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进展,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冷冻电镜技术是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沃土,更是助力多学科发展的有力工具,科创中心将继续围绕电镜中心等大平台开展前沿交叉研究,催生更多原创性研究成果,培养更多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全面提升校(院)在新兴战略领域的前沿创新水平,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助推校(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