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周庆军,现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授、研究员(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副所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副院长。主持国家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山东省杰青等项目8项,入选国家杰青、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山东省杰青。发表论文180多篇,被引3500多次,H指数34,近5年首位/通讯(共同)65余篇,中科院1区11篇,标志性成果发表在J Clin Invest(2022,IF 19.4)、Nat Commun(2025,IF 15.7)、ACS Nano(2023,IF 15.8)、Adv Sci(2025,IF 14.3)等杂志。
二、研究方向
(1)角膜修复机理和功能重建策略研究
(2)角膜及眼表疾病的神经调控机制研究
三、团队成员

|
李宗义,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杂志 J Clin Invest、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等期刊发表论文11篇,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5项,兼任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防盲治盲分会常务委员等职务,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7项,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围绕角膜内皮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展系列研究,创新了角膜内皮前体替代种子细胞来源,解决了细胞移植长期有效性差的难题,阐明了细胞治疗发挥长效功能的作用机理,为研发角膜内皮病变的细胞治疗提供新策略。
|

|
窦圣乾,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9分以上1篇,10分以上2篇。2019年8月,通过山东省“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加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依托谢立信院士领衔的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要从事通过多组学方法助力致盲性角膜疾病发病机制的解析和潜在干预靶点的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在CellDiscovery、OcularSurface等期刊发表,并于2022年获得“于金明科技创新奖”。当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是“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计划”项目负责人。
|

|
张衡瑞,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材料与眼科药物平台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骨干人才。主要从事眼部多功能生物材料以及生物医用纳米马达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华东制药联合基金重点向项目 1 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3 项,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Biomaterial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
|

|
杨玲玲,理学硕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角膜损伤修复的神经与干细胞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Diabetes、Stem Cells Transl Med、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等糖尿病、干细胞及眼科相关领域的一流杂志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面上项目3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中-瑞”合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联系方式:lingling6008@126.com
|

|
李雅,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糖尿病角膜病变等眼表相关疾病的神经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基础及应用研究。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及省级面上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Metab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等杂志。202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

|
王晓磊,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周神经与角膜疾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各1项,参与中瑞合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项目。2021年获得于金明科技创新奖,并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生物感染与转化专业委员会(CMIT)青年委员、青岛市老年医学学会眼与视觉科学委员会委员。相关研究发表于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Visual Science、FASEB Journal、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Diabetes等经典杂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

|
王群,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访问学者,入选山东省“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201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2017年1月进入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2019年9月出站留所工作,目前主要从事交感神经调控泪液分泌及干眼发生的机制及干预研究。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Discovery, Cell Reports等国际权威杂志,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联系方式:wangqun8804@126.com
|

|
曲明俐,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2008年入职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长期从事干眼与角膜病的基础研究,重点聚焦干眼的神经调控机制。以第一作者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等国际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参与编写专业著作《角膜病学》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公益类)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
|
四、项目、获奖及荣誉情况概述
课题组主持国家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个省部级以上项目。课题组深耕角膜修复再生和功能重建研究多年,系统研究了组织工程角膜构建和移植的关键问题,构建了再生治疗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4项。
五、代表性研究成果
建立了角膜缘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大直径重组角膜上皮制备新体系,移植重建眼表新技术,实现临床应用,使500多名传统难以治疗的患者复明;构建了脱细胞角膜制备新体系,实现临床应用和转化,透明度和视力恢复接近人角膜,使5500多名患者复明,延伸转化产品3项,使10万多名患者受益;针对成人角膜内皮细胞不能再生难题,构建了小分子化合物诱导hESC/iPSC来源角膜内皮前体细胞体外分化和眼内成熟的移植新策略,在国际率先开拓了替代细胞移植治疗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的研究新方向;创新性发现交感神经活化通过NE-Adra1a-UCP2通路促进干眼发生的新机制,同时初步证明了“脑区蓝斑-颈上神经节-泪腺”的交感神经调控新环路。
1. Li Z, Duan H, Jia Y, et al. Long-term corneal recovery by simultaneous delivery of hPSC-derived corneal endothelial precursors and nicotinamide. J Clin Invest. 2022;132(1):e146658.(通讯作者)
2. Qu M, Wang Q, Bai X, et al. A gatekeeper sympathetic control of lacrimal tear secretion and dry eye onset through the NA-Adra1a-Ucp2 pathway. Nat Commun. 2025;16(1):5215.(通讯作者)
3. Meng S, Hu H, Qiao Y, et al. A Versatile Hydrogel with Antibacterial and Sequential Drug-Releasing Capability for the Programmable Healing of Infectious Keratitis. ACS Nano. 2023;17(23):24055-24069.(通讯作者)
4. Zhao L, Shi Z, Zhang X, et al. Artificial Cornea Substitute Based on Hydrogel Skeletons with Natural Stromal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for Sutureless Transplantation. Adv Sci (Weinh). 2025;12(19):e2411540.(通讯作者)
5. Zhao L, Shi Z, Sun X, et al. Natural Dual-Crosslinking Bioadhesive Hydrogel for Corneal Regeneration in Large-Size Defects.Adv Healthc Mater. 2022;11(21):e2201576.(通讯作者)
6. 一种脱细胞角膜缘保护液及脱细胞角膜缘的制备方法(授权号:CN106614519A)国家发明专利
7. 一种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内皮的方法(授权号:CN106938059A)国家发明专利
8. 角膜修复和重建(项目编号:82325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9. 基于多组学策略的婴幼儿及青少年视觉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项目编号:2024YFC2510902)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10. 树突状细胞活化在启动糖尿 病角膜神经退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项目编号:820709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